“快响应”应对“强雨情”鼎冠优配,多家央企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
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连日来,北京、河北等地连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汛情就是动员令,险情就是冲锋号,国资央企闻“令”而动,以“快响应”应对“强雨情”,全力投入抢险救灾中。
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影响,保障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通信、交通运输、物流、粮食等领域,国资央企作为主力军,时时关注、做足准备,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对保障经济社会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国资央企在救灾中展现了强大实力。首先,快速响应和高效资源配置,有效缓解了灾区紧急需求,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其次,行动彰显了国企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提升了公众信任与企业形象。同时,增强了与受灾地区政府、民众的合作,助力灾后经济恢复;最后,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电力先行,点亮受灾地区希望之光
国家电网、中国华电集团和国家能源集团等多家央企在此次汛情中承担着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任务。
7月26日下午到27日凌晨,北京密云西北部地区遭遇强降雨,最大降雨量超过300毫米。26日晚,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暴雨引发山洪,北京密云石城镇、冯家峪镇和不老屯镇的部分道路中断,部分电力设施受损。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第一时间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鼎冠优配,三级指挥体系24小时不间断运转,在全市安排325支抢修队伍2597人分区驻扎,并调派主配网抢修力量864人,连夜携带水陆两栖车、冲锋舟、照明灯塔、充电方舱、高通量卫星设备等应急装备前往密云不老屯、怀柔新城等地区开展跨区支援。同时,该公司在怀柔、密云、延庆等地区,部署了43台发电车、74台发电机开展应急供电,并从全市增派13台发电车、30台20千瓦发电机前往支援。截至7月27日10时,北京密云地区顺利恢复不老屯镇燕落村、黄土坎村共计1487户居民供电。
《华夏时报》记者从中国华电集团获悉,7月26日下午至27日凌晨,密云西北部地区遭遇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超300毫米,引发山洪等险情。面对严峻汛情,中国华电所属华电北京水电公司迅速行动,以白河电站为核心全力开展防汛泄洪工作,守护密云水库及下游安全。此次强降雨导致密云水库上游来水量激增,最大入库洪峰流量达6550立方米/秒,超历史纪录。作为密云水库白河地区唯一泄洪口,白河电站防汛压力陡增。7月27日12时,密云水库管理处要求保持120立方米/秒泄洪能力,中国华电所属华电北京水电公司随即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明确需将水库水位逐步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截至目前,密云水库防汛泄水工作顺畅衔接。中国华电所属华电北京水电公司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将持续发挥白河电站防汛泄洪功能,全体干部员工坚守防汛“生命线”,为守护密云水库、保障首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作为大型能源央企,国家能源集团坚决扛牢能源保供首责,“一企一策”制定完善应急预案,重点区域单位加强与地方政府、电网公司沟通协同,精心组织、全力攻坚,提升极端天气应急处置能力,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能源支撑。迎峰度夏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安全生产保持平稳运行,煤炭一体化出区日均调运量保持超100万吨水平,发电总量已有11天突破40亿千瓦时。
通信畅通,搭建抢险救灾信息桥梁
通信在抗洪抢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信息传递和指挥调度的关键纽带。
北京移动积极响应政府部署,第一时间向全网用户及延庆、怀柔、密云等重点区域发送近6400万条应急短信,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和安全提示,提醒暴雨中的市民做好安全防护,也为城市应急管理提供了高效的信息支撑。
城市里、乡镇中、河道边,中国联通各级单位纷纷进入抢险救灾紧急状态,多措并举、分秒必争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同时启用抢险无人机、便携式卫星背包站、AI防汛大模型等高科技防汛设备和创新防洪工具,全力保障通信网络畅通。
面对连发的红色预警,北京联通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响应,调动全公司应急资源,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抢险恢复通信的工作。目前累计投入现场保障人员320余人、各类车辆41辆、应急装备77台套,包括卫星基站车10辆、基站车2辆、应急发电车2台,卫星小站28个、卫星电话34部、无人机1架,从现场应急、现场抢修双维度全面对接上级单位的各项防汛工作任务。北京移动积极响应政府部署,第一时间向全网用户及延庆、怀柔、密云等重点区域发送近6400万条应急短信,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和安全提示,提醒暴雨中的市民做好安全防护,也为城市应急管理提供了高效的信息支撑。
截至29日8时,密云区基站恢复192个,OLT恢复28台;怀柔区光缆恢复4条,基站恢复50个,OLT恢复17台;延庆区基站恢复3个;平谷区基站恢复1个。
物资投送,解受灾群众燃眉之急
在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物资供应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了解到,7月27日,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因暴雨导致人员被困,根据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调度,中国安能携带物资投送无人机到琉璃庙镇执行物资投送任务。28日7时,任务分队携大型载重无人机(260公斤),中型载重无人机(40公斤),提前抵达救援现场,共往21个物资投送点投送救援物资。
7月24日至26日,河北保定地区遭遇强降雨天气,阜平、易县等地区受灾严重。面对严峻形势,河北石油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保障加能站安全运营和油品供应。该公司提前部署,组织各加能站全面检查防汛物资储备情况,确保沙袋、抽水泵、雨衣、应急照明设备等防汛物资充足。
此外,入汛以来,全国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中粮集团组织下属专业化公司及各区域平台启动应急保供总调度次数合计67次,为市场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稳定供应。
进入7月,洪涝灾害多点散发,中粮可口可乐启动跨区域协同救援模式,针对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康县,四川宜宾珙县、泸州合江,吉林集安市受灾乡镇等,迅速驰援。7月26日,河北易县、阜平县遭遇历史罕见强降雨,中粮可口可乐创造“5小时首达、30小时全到位”的救援速度,近8万瓶饮用水覆盖5个重灾安置点,刷新“净水24小时”机制响应记录。 自6月以来,中粮可口可乐配合地方政府,联合合作伙伴及志愿者力量,累计16次启动“净水24小时”应急饮用水救援机制,紧急调运57万余瓶饮用水驰援灾区。
柏文喜向本报记者指出,国资央企抢险救灾体现了三大价值:第一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助力抢险救灾;第二参与河堤加固、道路抢通及群众转移安置,保障基础设施与民生安全;第三抢修恢复电力通信,助力受灾地区通信与电力供应快速恢复。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天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